本月12日,湖南一位16岁的高三尖子生罗某把教了他三年的班主任老师鲍某活活刺死了,连刺了26刀。
刺死老师的导火索是那天下午本来已经放学了,同学们可以自由活动,罗某本来计划放学后到街上买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的。虽然到了放学时间,但是班主任鲍老师要求全班同学留下来观看一个励志的视频,这个视频不长,只有16分钟,但是看完视频之后,每个学生都要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感想,否则不能走出教室。罗某当时表示抗议,不理会老师的安排,擅于走出教室。班主任于是强行把罗某叫到自己的办公室训话,班主任毫不示弱,威胁说可以不写,但必须转班。班主任当着罗某的面给罗某的父母打电话,先打父亲打电话,没打通,于是再打母亲打电话,还没拔通,罗某的弹簧刀已经刺向老师了,老师被送到医院时,医生说已经死亡了,没法抢救了。
同学反映某罗在家里曾经遭受暴力,罗某的性格内向孤独不爱说话,没有朋友,不爱跟成绩好的同学交流,但经常在成绩不好的同学面前炫耀自己。罗某平时用钱非常节省,一周零花钱包括吃早餐的钱只有20元。
我不会谴责这个男生道德败坏,因为他是一个受害者,是错误的家庭教育模式和学校教育模式逼迫他杀人的。学校的老师应该好好地反省,否则还会有更多的悲剧发生。
这位班主任老师一定是对学生的成绩和分数看得很重,抓得很紧,而完全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。刻苦学习没错,但不能超过人的心理承受极限,否则会物极必反的。
到底是心理健康更重要还是考试分数更重要?一些老师并不明白这个问题,或者就算明白心理健康更重要,但很多教师不知道怎样判断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的差别。有的学生明明已经精神紧张得即将崩溃了,但是老师视而不见,完全不知道。
我曾经看了一个真实的视频,一个老师正在给高三学生上课,老师正在写黑板的时候,一个男生快速站起来冲向窗台,奋力一跃就跳下去了,一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瞬间上天堂了。老师同学反应过来的时候,这个自杀的男生已经重重地摔在楼下的水泥地板上了,当场死亡。为什么会这样?因为学生的压力太大了,承受不了了,精神崩溃了。
作为班主任老师,要学会观察学生的心理状态。那些喜欢说话交流的学生,你不用担心,这样的孩子不会有什么问题。对于那些性格闷闷的,脸上表情经常很僵硬的,或是经常紧张兮兮的,或是不爱说话但一旦发起脾气来很凶的,或是嫉妒心很强很喜欢争强斗狠容不得别人比自己好的学生,一定要特别留意,需要找这些学生单独谈话,找与这样的学生住在一起的同学侧面了解了解。
如果有学生敢强硬挑战老师的,做老师的一定要耐心地倾听学生的心声,不管学生说的什么,一定要尊重理解,在尊重理解的基础上坦诚地沟通交流,切不可像军官对待士兵一样强求学生做学生很抵触的事情。
作为班主任,如果他所管理的班级的学生出现严重心理障碍而班主任毫无察觉,班主任是要被追责的。
学生的成绩是重要,但是心理健康更重要。
图片48:叛逆的孩子会有较强的生命力
如果孩子比较叛逆,你起码不用担心他会想到自杀,因为叛逆的孩子一般会有较强的生命力。相反,如果孩子非常听话,那父母倒是应该有所担忧。生命是一个不断进行选择的过程,做的选择越多,我们的生命就越丰富多彩,我们相应就越自信。
评定孩子是否陷入抑郁症的标准可以概括为三少:话少,行动少,情绪少。
图片198:成人比成功重要,成长比成绩重要
成人比成功重要,成长比成绩重要。
家长失信于孩子,害处相当大,一是这会让孩子觉得一个人说话可以不负责任,答应的事也可以不办;二是家长会失去在孩子心中的威信。
面对孩子起初的不合理要求,要用爱的原则、爱的理由拒绝他,因为孩子的欲望是无止境的,总有一天他的欲望会大到你不得不拒绝,到那时,他受到的打击就大了。
如果孩子犯了错误,家长在批评或惩罚之后,施以温情是必要的。这样等于告诉孩子,大人否定的不是孩子本人,而是孩子的错误行为,管教要有一个充满爱和信任的结尾。
图片221:教育孩子之难,难在双亲自己是否人格完整
保持关系比教育更重要,父母和子女没有良好的关系,你说什么他都听不进,甚至你越说他越反着做,还有什么教育可言呢?不仅教育的目的达不到,还会失去人间最宝贵的亲情。
当你和孩子成为最好的朋友,你们同喜共悲的时候,不必教育,你的期望也会成为孩子的愿望,那就不仅会收获孩子的成功,还会收获亲情的幸福。
教育孩子之难,难在双亲自己是否人格完整,是否乐于宽容与变通。要把孩子教育好,首先父母自身必须成为一个好的模范,不然,上行下效、承先启后,孩子必然会出问题。
图片204:需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和人格,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
孩子就像稚嫩的幼苗,需要父母和老师的精心裁培,不同的幼苗所需要的生长条件是不同的,就像柳树需要生长在水旁,松树却可以生长在岩石中一样。每个孩子因为成长环境以及自身的原因,有着不同的学习风格,水平也参差不齐,需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和人格,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,因材施教。
不要过度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和分数,虽然知识是能量,但只有知识与学习能力及爱好结合起来才是力量。
图片205:强行忘掉重大创伤是不可能实现的
人最终必须回到自己的感觉和体验上,跟着感觉走。否认真实的心理感受,歪曲造成痛苦的客观事实,这种心理应付机制会收到暂时的效果,但问题的根子还在那里,会在日后产生更大的心理危机。
强行忘掉重大创伤是不可能实现的,我们做不到忘记,只能做告别,要想真正告别一件创伤性事件,一定要去了解它的完整过程,了解事件的每一个细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