评:女子家中遇害 嫌犯是抱养22年的儿子

(2018年)7月29日,呼和浩特市公安局赛罕区公安分局发布协查通报,“7月28日21时50分,赛罕区西把栅乡后三富村发生一起重大刑事案件,经警方侦查,出生于1996年的朱利敏有重大作案嫌疑。”

7月31日晚,警方在呼和浩特回民区将嫌疑人朱利敏抓获。随即,“朱利敏杀害自己母亲郭存风”的消息传遍了后三富村。

三天前,郭存风躺在自家大门内侧的血泊里,被村民发现时已经死亡。朱利敏的姐夫云正林从警方处获知,郭存风生前被打得很惨,全身多处受伤,身上还有凶器制造的伤口。

8月7日下午,红星新闻联系上赛罕区公安分局,办公室工作人员表示,目前案件还在进一步办理中,具体情况暂时不方便透露。

据悉,朱利敏从小被郭存风抱养,郭存风对这个儿子很是宠爱。有村民形容郭存风对这个儿子的爱是“小时候总怕他磕着、碰着,进入社会又怕吃亏上当,受人欺负。”而在云正林眼里,郭存风“爱抱养的儿子胜过爱亲生的女儿”。

红星新闻走访发现,从初中开始,朱利敏和家人的矛盾就没有停止过。因为不想去上学的决定遭家人反对,朱利敏曾两次试图自杀,一次割腕,一次割喉。2016年,他因为向郭存风要钱无果,对其大打出手后离家出走,几乎杳无音讯。

7月28日悲剧发生时,正是他时隔两年多,第一次回家。

案发——

从里面锁着的大门

后三富村位于呼和浩特市区东南方向约20公里,大黑河南岸。朱利敏家在村里的中心位置,一条穿村而过的主干道经过门口。与邻居将大门建在路边不同,朱家将大门缩进约20米。走过狭长通道,透过红色大门,里面是幽静的院子和一栋一层砖房。

▲朱利敏家的大门。图片来源红星新闻

“哎呀妈呀,哎呀妈呀……”7月28日白天,从朱家院子里传出的叫喊声打破了村子的宁静。附近的邻居最初对叫喊声不以为然,但随后发现朱家一整天都大门紧闭,晚上也没开灯,于是叫来了村长和村主任。

村主任王金志记得,当晚9点左右,朱家大门从里面锁着,怎么叫也没人回应。他和几个村民找来梯子,翻上围墙,用手电筒往院子里照,在距离大门约2米左右的位置,看见躺在血泊里的郭存风。他们随即报了警。

当晚,朱利敏的姐姐朱艳接到了村上打来的电话。她和丈夫云正林赶到村里时,家门口已经围了很多人,在得知母亲已经去世后,她两腿发软,差点晕了过去。云正林从警方处获知,郭存风被打得很惨,全身多处受伤,身上有凶器制造的伤口。他感到震惊,“是什么样的深仇大恨,才会下如此毒手?”

7月31日晚,呼和浩特公安发布通报称,2018年7月28日21时50分,呼和浩特市赛罕区西把栅乡后三富村发生一起重大刑事案件。侦查发现,朱利敏有重大作案嫌疑。经工作,7月31日21时许,公安机关在回民区将嫌疑人朱利敏抓获。目前,犯罪嫌疑人朱利敏已被刑事拘留,案件正在办理中。

▲朱利敏被抓获。受访者王金志供图

第二天,“朱利敏杀害自己母亲郭存风”的消息传遍了后三富村。有人猜测,朱利敏回来没几天就要走,母亲不让他走,于是发生了口角;还有人怀疑是为了钱,村里正在签土地承包合同,朱利敏回来就是为了要这笔钱。

8月2日,红星新闻在朱利敏家附近走访,朱家红色大门已经从外面锁上,不时有村民走近,透过缝隙往院子里张望。大门里有几张宣传单,稍远是一摊还未擦去的血迹。

回家——

时隔两年多的再见面

事发后,朱艳整天以泪洗面,不出门也不吃东西。她至今都不能接受现实:一边是母亲,一边是弟弟,“以这种方式同时失去两位亲人,这种情感没人能懂。”她对丈夫云正林讲,现在朱家只有她一个人了。

7月份,朱艳回村里见过母亲两次。月初,父亲三周年忌日,她和云正林带着小孩,一起回村给老人烧纸。那天母亲心情不错,亲自下厨做了几道拿手菜。饭桌上,聊到朱利敏,一家人对他没回来感到遗憾。

朱艳最后一次见母亲是7月20号左右,她和小孩一起买了米、油和水果,送到了母亲家。她们和母亲吃完饭,返回了城里。

事发前几天,她接到母亲一个电话说弟弟朱利敏回来了。她和云正林曾盘算,等空了回村里看看好久没回家的弟弟,一家人吃个饭。

“没想到还没去,就发生了这事。”云正林说,这是朱利敏时隔两年多,第一次回家。2016年,他因为给母亲郭存风要钱无果,对其大打出手后离家出走。当时朱艳打电话劝过弟弟,结果被骂了一通,最后弟弟再也不接她的电话。矛盾不可调和,家人打不通电话,也不知道他在哪里。

郭存风很着急,以为儿子失踪了。她多次找村委会,希望村上能帮忙联系派出所,发一份寻人启事。王金志和几个村干部都接待过她,也试图联系过朱利敏。王金志发现,朱利敏的电话有时候能接通,但他就是不想回家,也不想让家人知道自己的下落。

王金志多次劝郭存风不用担心,儿子想通了自然回来,但是她总是不听,隔三差五就往村委会跑。

朱利敏的表姐朱梅告诉红星新闻,因为生活琐事,郭存风和他们朱家的很多亲戚几乎不来往。“她从小对朱利敏控制得很严格,不让他到亲戚家,也不让他和我们玩。”

在村民眼里,郭存风“精神有问题”,她不爱说话,也不主动和村民接触,除了偶尔到村子戏台前的广场转转,就基本待在家里。对此,云正林说,老人确实比较固执,也不喜欢和人接触,但是他们不觉得老人有什么精神上的问题。

▲后三富村剧场。图片来源红星新闻

至今,很多村民对朱利敏的印象仍然停留在小时候。郭存风一直不喜欢儿子跟外人接触,总想把他关在家里,留在身边。“小时候总怕他磕着、碰着,进入社会又怕吃亏上当,受人欺负。”有村民说到朱利敏会摇摇头,“这小孩也蛮可怜”。

青春——

初中时的两次自杀事件

1996年,朱利敏出生不久,被郭存风夫妇抱养到了后三富村。

那一年,朱艳12岁。她知道父母一直希望有一个儿子,能为他们养老送终。小时候,姐弟两人关系很好,朱艳什么事儿都让着弟弟。

云正林曾和妻子聊过朱利敏小时候的事,那时候全家人都围着弟弟转,朱艳有时候也帮忙照顾,把弟弟当作家庭的一员,她从来不觉得父母偏心。

朱利敏上学时,成绩很差。在初中同学云泽林记忆里,朱利敏总是坐在座位上,不说话,也不爱和同学玩儿。“他不是那种调皮捣蛋的学生,但是上课总是倒腾自己的事儿,从来不听课”。

原本存在感很低的朱利敏,因为两次突然的自杀事件让同学们印象深刻。红星新闻记者采访了几位朱利敏的初中同学,他们都提到朱利敏曾因不想念书,试图割腕、割喉自杀的事情。

▲朱利敏QQ空间里的照片。

朱利敏第一次割腕自杀时,云泽林在现场。当晚11点多,朱利敏突然在宿舍割开自己的手腕,任由鲜血染满了床单。宿舍同学发现后及时叫来生活老师,将其送进医院。伤口很深,朱利敏差一点丢了性命。

“因为不想念书,但是家里坚持要他上学。”云泽林得知朱利敏自杀的原因后,难以理解。“他在学校没有受欺负,也没有犯错误,为什么选择用这种极端的方式离开学校?”

第一次割腕之后,朱利敏再次回到学校。云泽林发现,原本沉默的朱利敏变得更沉默了。同学们都很害怕他,以前会和他玩的同学也不再和他接触。

不久,朱利敏再次割喉自杀,诉求依然是不想念书。最终父母没有办法,只有满足他的要求。他初二没念完,就辍学了。从此,脖颈上自杀留下的伤痕,伴随着他走进了社会。呼和浩特公安发布的通报也将此作为他的体貌特征,“喉结靠上正中位置有一处明显刀疤,疤痕明显高于皮肤,呈白色,长约5公分左右,与肤色有较大差异。”

母爱——

偷偷省钱给儿子

离开学校后,郭存风夫妇不得不提早为儿子的人生做规划。帮他找工作,盖一栋新房,筹备着将来给他娶媳妇。云正林说,那段时间家里经济很困难,但是老两口还是咬紧牙关,东拼西凑地借钱,硬是将旧土屋换成了新砖房。但是,为了还盖房欠下的债,朱利敏的父亲几年如一日地起早贪黑,四处打工。“他父亲因病去世,其中的诱因就是劳累过度。”云正林说。

父亲去世后,全家失去了主要的经济来源。郭存风基本靠着每个月的低保和逢年过节女儿给的钱维持生活。外面工作不稳定的朱利敏,也时常伸手向家里要钱。“自己都快生活不下去了,老太太仍然把钱省下来偷偷给朱利敏。” 云正林推测,两人发生矛盾,不是郭存风不给钱,而是她本身没有钱。

除了父母,朱艳对弟弟也是宠爱有加。上班之后,她不仅经常给弟弟买衣服、生活用品,还时不时给他零花钱。即使后来结婚,有了家庭,也不间断。

▲朱利敏家门前的道路。图片来源红星新闻

朱利敏辍学回家后,在家闲耍了半年,父母很着急。朱艳通过关系,将弟弟送到呼和浩特一家饭店,跟随师傅学厨艺。朱利敏在饭店学了一年多。朱艳记得,那段时间弟弟状态不错,不上班经常到她们家里吃饭。但是,很快朱利敏就厌倦了,随后辞职做了其它行业。

云正林曾想着帮他再找一份工作,但是他发现没用,朱利敏总是不停换工作,“每到一个地方干几天,不舒服就走了。”后来,家里人也不知道他在哪座城市,具体在做什么。

“别人对他好,他觉得是应该的,从来不懂得感恩。”云正林有时候也跟妻子抱怨。他认为,朱父母“爱抱养的儿子胜过爱亲生的女儿”,妻子早早出来打拼,还时常想着帮衬家里,每次想到这些他就很心疼妻子。

消失——

好想回到小时候”

朱利敏离家出走的两年多时间,似乎消失在大家的视野中。家人、同学都不知道他在哪里。

这次回家,朱利敏曾到家对门小卖部买过烟。老板娘记得他买了一包红塔山,说自己刚从上海回来,然后就冷冷地离开了。

村里和朱利敏年龄相仿的女子诗颖有他的QQ和微信,她说朱利敏的空间和微信朋友圈近两年很少发内容,朱利敏也很少找她聊天。朱利敏最后一条微信朋友圈定格在7月1日,内容是关于香港“鬼片专业户”林正英的短视频。朋友圈封面则是一双古驰的黑色豆豆鞋。

朱利敏的QQ空间在2015年8月之后就停更了。红星新闻记者浏览发现, 2014年他开始频繁地发表动态,主题多为对生活的感怀:“问世间,谁在乎过我,看如今我在乎过谁。”“灯火酒绿惹人醉,社会打拼不容易。”“昨天干了一瓶半二锅头,晚上回来竟然吐血了,现在还难受,看来大限已到。”“谁能给我一次人生从(重)新开始的机会。”“好想回到小时候在学校好好上学。”

▲朱利敏2014年在QQ空间发布的动态。

2015年很长一段时间里,他不间断地分享一个“玩手机就能赚钱,随时玩,随时赚”的二维码。刚开始下面还有人点赞和询问,慢慢地询问变成谩骂,最后谩骂也消失了。他的每一次分享都无人问津。(应受访者要求,文中朱艳、云正林、朱梅、诗颖为化名)

评论上面这个男生被他的养母深深地溺爱着,深深地苛求着,严重地控制着。

因为被无原则地溺爱,让这个男孩有这样的心理“妈妈满足我物质上的需求是理所当然的,是天经地义的,我知道她手上有钱,她手上留有一大笔给我结婚的钱,反正这笔钱迟早是给我的,我现在真的很困难,我在外面欠了别人的钱,如果我不还钱,别人会打我的,别人会认为我是一个不讲信用的人的,然后就没有人愿意跟我交朋友了。

另外我需要一笔钱来做生意,我现在没有本钱做生意,如果妈妈把留给我的钱给我,我就有本钱做生意了,然后就有钱赚了,为什么就不给我呢?我想不通,我不接受,我生气。”

因为他被深深地苛求和控制着,让这个男孩有这样的心理“我很讨厌很讨厌我的妈妈,我早就想杀了她,她总是逼我做我不喜欢的事情,我不喜欢读书,她非要逼我读书,她一定要强求我读书。我很清楚我自己是什么料,上课我根本就听不懂,像听天书一样,非要逼我受那个罪干什么呢?生活在这样的家庭,真是太痛苦太痛苦了,我曾经自杀过两次,但是太痛太痛,我又害怕了。我对我妈妈这个女人一点都没有爱,只有恨,如果她哪天再敢刺伤我的尊严,我真担心我会失控杀了她。”

这个22岁的男生虽然是杀人犯,但他也是一个可怜的人,他的人生被妈妈害惨了,妈妈多年来无情地无数次地扼杀儿子的精神生命,最后儿子忍无可忍地扼杀了母亲的身体生命。

溺爱与苛求是教育孩子的最重要的误区,然而很多父母就是这样用错误的爱无情地伤害孩子的心灵。

有一位17岁的男孩,读高二的时候,因为喜欢上班上一位性朱的女生,他上课的时候不由自主地总是用余光看这个女生,被这个女生感觉到了,然后这个女生就用会眼睛瞪他,然后他感觉很心虚,很难堪,于是就控制自己的余光,谁知越控制,余光越看到这个女生,后来余光看人越来越强烈,不光看这个女生,还看到很多别的女生了,后来凡是女生,他的余光就会不受控制地看过去,他不想这样,于是极力控制,但控制不了,然后出现余光恐惧。

后来上课的时候再也不敢看黑板了,上课的时候总是低着头,非常痛苦,学习成绩一落千丈,于是很讨厌上学,经常逃学上网吧玩游戏,后来学校本想开除他的学籍的,但家长去找校领导,于是改休学一年。

父母本来就对这个男孩非常溺爱包办代替,后来出现心理疾病了,于是对他更加呵护溺爱了,为了让这个孩子开心起来,于是父母买了游戏机和宠物狗给孩子玩,这个孩子每天很舒服地呆在家里玩游戏,与宠物狗玩耍,不爱出门,不愿意出门,后来完全不出门了,完全不愿意接触外面的人了,每天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,很讨厌外面的世界。

父母意识到儿子总是这样封闭自己不行了,于是听从心理医生的建议给儿子制定规则,儿子同意了,也签字了,但就是拒绝执行。看着儿子一脸不高兴的样子,妈妈非常心疼,不敢惩罚儿子,于是一次一次地迁就妥协。儿子摸透了父母的心理,拒绝改变,因为这个男孩知道,父母不敢拿他怎样。

人会有得寸进尺的心理,如果你妥协了一次两次三次,就是在教导对方,只要坚持抗争,就一定会胜利。如果你不买某个人的账,你就不会受制于人。如果你太在乎某个人,你就约束不了他了,你就受他控制了。如果一个人不体验刻骨的痛苦,你想让他改变自己根深缔固的习惯是不可能的。

这个孩子的妈妈最大的特点是该软的时候不会软,该硬的时候不会硬,孩子一赌气不吃饭,然后她就心疼得不得了,然后就对孩子妥协了,这不是在纵容孩子吗?这就是在告诉孩子,只要坚持耍赖,就会达到目的。

这位妈妈为什么这么心疼孩子,因为她有一个错误观念:只要孩子不开心,就容易患上抑郁症。人痛苦是正常的,甚至极度痛苦也是正常的,只要人还有希望,就不会患上抑郁症。希望就像阳光一样,植物短时间没有阳光照耀很正常,如有长时间看不到阳光才会出问题。同样的道理,人短时间痛苦很正常,只有长时间痛苦才会出问题。人走在错误的道路上,如果不体验刻骨的痛苦,你想让他改变,是绝对不可能的。

走在错误的道路上,是先甜后苦,是恶性循环,先短暂地舒服,以后是长远的毁灭性的痛苦。从错误的道路扭转到正确的道路,刚开始很痛苦,但是只要挺住了,这个痛苦会越来越轻,路越来越宽,越来越明亮。不要害怕儿子痛苦,只要他没有自杀的风险,再大的痛苦都是正常的。如果咬牙坚持下来,痛苦就会越来越少,快乐越来越多,形成良性循环。

231人们往往对自己的幸福熟视无睹

图片231:人们往往对自己的幸福熟视无睹

改变态度就改变了命运,改变情感就改变了生活。

人们往往对自己的幸福熟视无睹,而觉得别人的幸福却很耀眼,而想不到别人的幸福也许对自己不适合,更想不到,别人的幸福也许正是自己的坟墓。典型的不幸福的人是这样一些人,他们在童年或青少年时期被剥夺了一些正常的满足,于是便把这种满足看得比任何一种其它方面的满足更为重要,一生只朝着这一方面苦心寻求而忽视了其它,这种过度的重视可能变成一种偏执,使人失去正常的判断能力。